“知识产权法”这一学科,无论对于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4月20日,借2008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之机,该校法学院特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年过八旬的郭寿康教授和泰国如诺法学院院长刘华源教授,他们分别从“回顾与前瞻”的角度讲述了知识产权的发展,为同学们奉上了一顿饕餮大餐。
回顾:摸着石头过河
郭寿康教授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讲座教授,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见证者。郭教授以自己参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的经历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旧中国谈不上有知识产权,六十年前,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也还没有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中国的知识产权算是‘白手起家’。”郭教授谈及了清末、国民党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的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郭教授特别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知识产权法。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学者“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与发展,并且受到了许多国家学者的热心帮助。郭教授重点谈及了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情况。1944年,国民党政府曾颁布了《专利法》。新中国诞生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人提出专利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适用于社会主义。郭教授以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却没能申请到专利的事例说明“没有专利制度,我们吃了亏。”所以中央才作出决策“中国建立专利制度,利大于弊”,并于1984年3月12日通过了《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专利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1998年超过了12万件,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专利大国之一。“三十年结束了,新的三十年又开始了”,我国的知识产权在一步步进入“知识产权战略”阶段,“未来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就掌握在新一代法律学者的手中”,郭教授满怀希望地说。
前瞻:FBI和CIA
刘华源教授是著名的国际律师,他用一种新的思维从知识产权全球化的角度与同学们交流了知识产权的新发展。刘教授一开始就直入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抵制的潮流,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知识产权,并告诫同学们要做好准备,积极学习外国语言,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改变。就此,刘教授提出了全球化的两个口号——FBI(Fastest,Best,Innovation)和CIA(Collective,Integrative,Act ional),即最快、最好、创新和搜集、综合、行动。针对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的问题,刘教授说道,这都是我们需要准备的,企业家也知道,不学知识产权是不会成功的。战略就是前期的谋划,就是提前准备。刘教授还从技术发展的方面谈了确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机制的重要性。“最好的保障不是专利,也不是商标,而是法制上的保障”,中国要向美国日本那样,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因为买别人的创造是吃亏的,要将made in China 变为made from China。针对个人,刘教授说,我们应不断完善自己,还要多到国外看看,要把眼光放宽,不能狭窄地看问题。刘教授还以佛教为例,提出知识产权是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中间者,需以和为贵,讲求和谐。
|